经过数月酝酿,工信部递交给国务院审批的有关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方案近日已形成初稿。
获得的这份初稿显示,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工信部制定了周期长达5年零4个月的工作方案,分三步实施,计划在2018年12月底前使国产品牌最终只剩50家左右。
按照该方案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有127家,产业品牌包括500余个,年产量为60万吨。此方案的联动部门包括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自愿退出有奖国产品牌只剩50家
按照工信部该方案设计,兼并重组自今年8月开始,分三个阶段执行,2018年12月份实现阶段性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时间为2013年8月至12月各有关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行业布局和企业结构摸底调查,特别是黑龙江、内蒙古等重点区域要编制本区域兼并重组方案。第二阶段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按照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国内配方奶粉企业100%完成改造并完成认证。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到65%,原有127家配方奶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保留87家左右。各省工信部门会同各政府部门,对兼并重组目标完成情况评估。第三阶段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在第二阶段整合基础上,培育3-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80%。企业总数再减少30家左右。按照上述规划,国产品牌企业最终只剩50家左右。
“妥善处置企业兼并重组的债券债务关系,落实清偿责任,确保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利益,支持资产管理公司、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参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处理,积极稳妥解决职工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冠希接续、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案内容显示。
此外,该方案还特别提到,对于企业关停和自愿退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按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予以奖励,对符合转产兴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产业项目的,在项目用地、登记变更等办理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税收、金融、用地5大政策支持
在此方案中,工信部提出了5大促进政策。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关于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条件的重组业务,取得的收益或者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按规定给予递延纳税优惠、对契税、增值税等则予以减征或免征。
而财政资金投入方面,则由中央财政安排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兼并重组企业贷款贴息、企业转产及暗指职工补贴等予以支持等各类。将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另特别要求省级财政安排配配套资金支持辖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
在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工信部要求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适当放宽并购贷款条件,此外鼓励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对企业进行直接投资。
方案要求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政策包括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为兼并重组融资等,允许企业发行优先股筹集资金。
在土地管理政策方面,对于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土地开发收益,遵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对于符合要求,可以划拨用地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