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全国8家骨干乳制品企业共同召开乳制品生产企业座谈会,会上,食安办表示,未来监管部门在对乳企监管的过程中将实行“突然袭击”式检查方式,也就是不打招呼、直奔企业、现场突击式检查,以防止企业出现为了应对检查而只做表面功夫的不正当行径。
一个时期以来,乳企问题多多,前几年三聚氰胺搞得人心惶惶,近来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采购非法经营的生鲜乳;有的则联手涨价,结成“涨价同盟”,成为“奶霸”;还有的以次充好,大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扰乱了奶制品市场,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采取一种全新的监督方法,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到乳企进行食品安全检查,让那些有问题奶制品无路可逃,真正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意识,令人称道。
就乳制品企业生产经营而言,有准备和无准备效果会迥然不同,有准备之后,所送检的产品就会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生产,所送检的产品当然就会合格率高;而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送检的奶制品才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真实写照。用这种产品进行鉴定,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状态。
乳制品生产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我们常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乳制品监督部门必须有一种守土有责的意识,对那些没有道德血液,唯利是图,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要祭出“杀威棒”——进行必要的处罚,直至罚得倾家荡产,甚至关门。只有这样,才是对人民的真正负责。
以往对乳企的检查方式并不能真正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所以即便检查结果全数合格,仍然避免不了各类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出现。而本次“突然袭击”式检查方式的确立,则真正做到了检查的公正严格,也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对乳企检查质量监督部门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检查主题”,来个“突然袭击”,把个乳企搞得措手不及。业内人士以为,食品监督部门的这种“闪电战术”值得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