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认知《“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性、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等。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和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衡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三)《“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3、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着。
4、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5、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6、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1)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师资、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
(2)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和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设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
(3)农村学前教育推进
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高等职教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6)民族教育发展
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支持民族院校建设。
(7)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新建、改扩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学生活、康复训练设施。
(8)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
改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助学体系。
(9)教育信息化建设
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
(10)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研究机构。鼓励海外办学。支持孔子学院建设。
二、今后五年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突出培养造就新型科技人才;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三、只有高水平的教育装备,才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共分为16篇、62章、6万多字,其中提到“装备”就有29处之多,有“新装备”、“重点行业装备自主化”、“提高装备水平”、“装备制造”、“武器装备”、“高端装备”、“重大装备”、“智能装备”、“航空装备”、“交通装备”、“核电装备”、“技术装备”等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障。教育装备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做了明确的全面部署,主要包括:总体任务、发展任务、改革任务、保障任务。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任务,两个《纲要》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
发展任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是巩固提高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质量; (高)
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是积极发展、加快普及、加快发展;(快)
职业教育是大力发展,包括规模、质量、结构;(大)
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是要重视;(重)
可见,两个《纲要》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我们全国教育装备行业的同志们必须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认真贯彻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动教育装备行业科学发展,全面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服务。
四、只有教育装备行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教育装备要科学定位,明确地位作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教育装备行业必须要解决以下十个问题,即:认识、地位、作用、能力、水平、质量、效率、效果、机制、机构。
我个人认为:要认识到位、地位找准、作用发挥、能力适应、水平提升、质量保证、效率提高、效果良好、机制灵活、机构健全。
教育装备工作,要为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基础保障;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必须是内涵发展之路;加快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关键在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教育装备行业建设,关键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发挥好教育装备的应有作用。
(二)教育装备要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才能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装备必须要率先现代化; 而教育装备现代化,就需要教育装备必须要实现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装备现代化。
河北省《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步伐”。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就更应该先行一步,时间提前一些,率先实现全省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河南省高教工委专职委员贾修国强调指出:“条件装备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实践证明,事实说明,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重要载体,既是体现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教育、教学资源,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装备工作要抓住重点、分析热点,找准关节点,选好切入点,破解难点
我个人认为当前教育装备工作:重点:抓装备质量;热点:招标采购;关节点:体制不顺;切入点:落实“两个纲要”;破解难点就是:全力以赴抓好《“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明确、具体部署。我们要认真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教育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是有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的,当前我们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科学定位,扎实工作,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教育装备行业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面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服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服务。